首页 > 健康守护 > 刷牙杯惊现“包浆”,背后真相竟如此惊人!

刷牙杯惊现“包浆”,背后真相竟如此惊人!

分享:
小编 阅读量:563
2025-02-18 11:01:54

“包浆” 真面目:生物膜大揭秘

其实,刷牙杯上的 “包浆”,其学名叫 “生物膜” 。这可不是什么古玩表面岁月沉淀的光泽,而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固体表面聚集的产物。这些微生物就像一个个勤劳的 “建筑师”,它们本身可分泌一些果冻似的胶质,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层黏乎乎的膜,紧紧地附着在刷牙杯的内壁和底部。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就像是微生物的一场 “定居繁衍” 计划。以自来水中残留的微生物为例,尽管水源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层层关卡,但仍有少量 “漏网之鱼” 进入供水管网。当我们用这些水刷牙,微生物就随着水流进入刷牙杯。与此同时,空气中漂浮的微生物也会 “凑热闹”,在我们使用杯子的过程中悄然落入。而口腔更是微生物的 “大宝库”,每次刷牙,都会有大量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残留在杯子里。在刷牙杯这个湿润且有微量营养物质(如自来水里的碳、氮、磷等有机物)的环境中 ,微生物找到了理想的家园,开始大量繁殖,逐渐形成了我们看到的 “包浆”。
这层生物膜对于微生物来说,作用可太大了。它是微生物自造的 “避难所”,当我们想用清洁剂、消毒剂消灭它们时,生物膜就像一层坚固的盾牌,帮助微生物抵御外界的 “攻击”;同时,生物膜还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交流协作的平台,促进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换,加速繁殖,形成一个稳定而庞大的微生物社区。

微生物从何而来

要弄清楚刷牙杯上生物膜里的微生物来源,得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个细节入手。先看自来水,虽然它在进入我们家庭前,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净化流程,像混凝沉淀,能让水中的悬浮颗粒聚集沉降;过滤环节,把那些微小的杂质拦截下来;消毒步骤,用氯气、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杀灭大量病菌 。但即便如此,仍有极少数生命力顽强的微生物存活下来,进入了供水管网。当我们打开水龙头接水刷牙时,这些微生物就跟着水流进入了刷牙杯。
再说说空气,它看似无形透明,实则是微生物的 “运输机”。空气中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比如球菌属的细菌,常常附着在尘埃上,随着空气流动四处飘散;还有霉菌的孢子,它们体积微小,能长时间悬浮在空中。当我们使用刷牙杯时,杯子开口暴露在空气中,这些微生物就趁机落入杯内,在潮湿的环境里寻找 “扎根” 的机会。
而我们的口腔,更是微生物的 “大型养殖场”。这里温暖湿润,还有丰富的食物残渣作为营养源,简直是微生物的天堂。口腔中栖息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种类多达 700 余种,像变异链球菌,它是导致龋齿的主要 “元凶”,会利用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周炎紧密相关,能破坏牙龈组织和牙周韧带。每次刷牙,都会有不少口腔微生物随着漱口水流到刷牙杯里,成为生物膜形成的 “种子选手”。
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微生物,在刷牙杯这个湿润、有一定营养物质(如自来水中残留的极少量矿物质和有机物,以及口腔残留的食物残渣等)的 “小天地” 里相遇,开始了它们的 “繁衍大业”。一开始,少量微生物附着在杯壁上,它们分泌出黏性物质,把自己固定住,接着不断吸收周围的营养,快速分裂繁殖。随着时间推移,微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相互交织,更终形成了那层让人看着不舒服的 “包浆” 生物膜 。

假装看不见?后果很严重!

生物膜中微生物种类多样,包含大量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致病菌如志贺菌,它是引发细菌性痢疾的 “罪魁祸首”,当人们接触或摄入被志贺菌污染的物质,就可能感染,出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沙门氏菌也不容小觑,它能导致食物中毒,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败血症,危及生命。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肠道内与人体和平共处,可一旦进入泌尿系统,就可能引发尿路感染,让人尿频、尿急、尿痛,苦不堪言 。
长期使用带有生物膜的刷牙杯,对口腔健康的威胁是首当其冲的。口腔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刷牙杯上的微生物会随着刷牙水进入口腔,打破原有的菌群平衡。变异链球菌等有害菌大量繁殖,会加速龋齿的形成,让牙齿出现黑洞,吃冷热酸甜的食物时疼痛难忍;牙龈卟啉单胞菌增多,会加剧牙周炎的发展,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萎缩,严重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而这些微生物还可能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其他部位,影响整体健康。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生物膜中的病菌就可能乘虚而入,引发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疾病。比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刷牙杯上的病菌可能会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增加患流感的风险;或者在饮食不卫生时,口腔中的病菌进入胃肠道,引发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让身体备受折磨 。

多管齐下,消灭 “包浆”

日常清洁

日常清洁是保持刷牙杯干净的基础,简单几步就能大大减少生物膜滋生。每次刷牙后,别偷懒,顺手把刷牙杯冲洗一下,这能冲掉大部分残留在杯壁的牙膏沫、食物残渣和口腔微生物。冲洗时,用流动的清水多冲几遍,尤其注意杯口、杯壁和底部这些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冲洗完,把杯子倒扣在通风处,让杯内的水分尽快蒸发,不给微生物提供湿润的生存环境 。
每周来一次深度清洁也很有必要。准备一盆温水,加入适量温和的洗涤剂,比如洗洁精,搅拌均匀。把刷牙杯浸泡在里面,用柔软的海绵或刷子轻轻擦拭杯壁和底部,那些附着的污垢、生物膜就能被轻松擦掉。擦拭完,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没有洗涤剂残留。更后,烧一壶开水,把刷牙杯放进去烫几分钟,高温能杀灭大部分残留的细菌、真菌,给杯子来一次全面消毒。

定期更换

除了清洁,定期更换刷牙杯也不容忽视。一般来说,牙刷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刷牙杯也可以参考这个时间周期,视使用情况和材质适当调整。如果刷牙杯是塑料材质,要格外留意。塑料杯使用久了,表面容易出现划痕,这些划痕就像一个个 “小陷阱”,会藏污纳垢,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生存空间,加速生物膜的形成。一旦发现塑料杯有明显划痕,或者出现变形、老化等情况,就该考虑换个新杯子了。而陶瓷、玻璃材质的杯子,相对更耐用,只要没有破损、裂缝,清洁得当,使用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也别忘了定期检查,确保卫生 。

关注其他设备

要想真正杜绝微生物的 “入侵”,不能只盯着刷牙杯,与饮用水相关的其他设备也得关注。像饮水机,长时间使用后,内部会积累污垢、滋生细菌,成为微生物的 “新据点”。建议每 1-2 个月对饮水机进行一次专业清洗,清洗时,把饮水机内部的各个部件拆卸下来,用专用清洁剂仔细擦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更后用臭氧或紫外线进行消毒,确保饮水机内部清洁无菌。净水器的滤芯也要定期更换,PP 棉滤芯一般 3-6 个月换一次,活性炭滤芯 6-12 个月更换,RO 反渗透膜滤芯 1-2 年更换,具体根据水质和使用量调整。新滤芯能保证净水器的过滤效果,有效拦截水中的微生物和杂质,让进入刷牙杯的水更干净 。
另外,无论是刷牙杯、饮水机还是净水器,使用后都要尽量保持干燥。可以在放置刷牙杯的地方铺上吸水垫,及时吸干杯底残留的水分;饮水机接完水后,把出水口擦干;净水器使用后,打开排水阀,排尽内部残留的水。保持干燥的环境,能从根本上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让我们远离生物膜的困扰,守护好口腔和身体健康 。


本文地址:https://www.globehumancancer.com/newDetail/427.html

文章来源:生活百科通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邮件2498462789@qq.com通知给予删除